在职业体育的版图上,运动员的足迹往往超越赛场,成为连接文化与情感的桥梁,前CBA外援威尔森·钱德勒通过越洋视频接受独家专访,以真挚的言语回顾了在中国篮球联赛的岁月,并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,这位曾效力于浙江广厦与青岛男篮的锋线悍将,如今虽已淡出一线赛场,却依然心系中国,在长达一小时的对话中,他反复强调:“我希望所有中国人保持健康,这是我最衷心的祝愿。”
钱德勒与中国篮球的缘分始于2011年NBA停摆期,当时正值职业生涯巅峰的他,选择加盟浙江广厦队,首次踏上东方土地,回忆起那段经历,他坦言最初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零星报道:“我以为这里只有高楼和工厂,但真正走进杭州的街巷,才发现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烟火气。”他特别提到广厦球迷的热情:“每场比赛中,球迷的呐喊像潮水般涌来,即使语言不通,他们用鼓掌和微笑让我感受到归属感。”
2019年,钱德勒再度回归CBA,加盟青岛男篮,此时的他已褪去青涩,成为球队的关键支柱,在青岛效力期间,他不仅以场均26.5分的表现助力球队闯入季后赛,还主动参与社区活动,与当地学生分享篮球技巧。“孩子们叫我‘钱叔叔’,他们用拼音认真写给我的贺卡,我至今珍藏。”他说。
在钱德勒看来,篮球仅是连接他与中国的纽带之一,真正令他动容的是生活中的细微瞬间,他热衷学习中文,甚至能熟练使用“接地气”等网络流行语;“青岛啤酒节上,我和队友们一边啃着烧烤,一边看夜空中的烟花,那种畅快无法用语言形容。”他还提到中医理疗对旧伤的缓解作用:“队医教我认穴位,艾灸和拔罐成了我的‘秘密武器’。”
这些经历让他重新审视职业运动员的意义:“体育不仅是竞争,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共情,我学会了用更宽阔的视角看待世界。”
2022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期间,钱德勒虽远在美国,却始终关注中国动态,他联合其他前CBA外援录制视频,用中文为中国人民加油,并捐赠了一批防护物资,当被问及这一举动的初衷时,他神色凝重:“我看到许多中国朋友面临困境,那些曾与我并肩作战的队友、工作人员,还有街头卖早餐的阿姨……他们的坚韧让我敬佩,健康是幸福的基石,我想为此尽一份力。”
他特别提到中国基层体育的发展:“在乡村小学,我看到孩子们在新建的球场上奔跑,体育设施普及让健康生活方式触手可及,这令人振奋。”
钱德勒投身青少年篮球培训,并计划在中国设立公益项目,帮助偏远地区儿童接触专业体育教育。“我想把NBA和CBA的经验融合,设计更科学的课程,我也鼓励美国年轻球员来中国交流——这里的文化和赛场魅力会改变他们的人生。”
对于中国篮球的未来,他充满信心:“姚明的改革方向正确,年轻球员需要更多国际舞台,或许下次见面时,我会看到新的‘移动长城’崛起。”
采访尾声,钱德勒望向镜头,用中文一字一句说道:“谢谢中国,谢谢所有朋友,无论距离多远,我们的心始终相连。”这句话背后,是一名运动员对第二故乡的深切认同,也是体育精神超越国界的生动注脚。
他的寄语如一阵暖风,吹散隔阂与偏见,留下纯粹的人文关怀,正如他所言:“篮球会老去,但健康与友谊永远年轻。”